地震活动性的综合判断
THE COMPREHENSIVE JUDGEMENT FOR SEISMIC ACTIVITY
-
摘要: 地震活动性的许多特点在中强震之前会有所显示,本文试图选用其中某些指标,采纳ISODATA模糊聚类方法进行多项地震活动性指标的综合判断.该方法将样本反复聚类,直到达到一定精度要求为止,且不易出现预报样本独立成类问题.当所选的每项指标均携有一定有震模糊信息(平均有震从属度大于0.5)时,该方法可以综合多项指标作合理判断,把有震、无震样本归入不同类别.由待预报样本所进入类别的震情性质得到预报信息. 本文作了月预报和半年预报的实例验算,结果良好.Abstract: As is well known, before most strong earthquakes some properties of seismicity appear. Taking several statistical indexes of seismicity, the ISODATA fuzzy clustering analysis is used to do comprehencive judgement of earthquake hazard. This method has two advantages. One is a certain accuracy can be fulfil, the other is it is probably impossible to classify the predicted sample of the forthcoming period into an independent class. If each selected index carries some fuzzy information, a reasonable judgement for earthquake hazard could be made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predicted sample falls into a class having seismic risk or a class without seismic risk.Two actual examples, one a -month and the other a-half-year-prediction, are calculated.
-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W7.9(MS8.0)地震发生至今,已经10年。这次地震造成了69 227人死亡、374 643人受伤,经济损失高达8 452.15亿元。汶川地震的发生,以及全国、全球范围破坏性地震的不时发生,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人们:虽然地震科学技术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已有长足的发展,但地震科学家对于地震发生规律的认识水平目前仍然是很低的,距离社会的需求相去甚远。“亡羊补牢”。地震科学家应正视现实、深刻反思、系统分析总结这次地震发生的原因及致灾机理,在科学上为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期《地震学报》便是地震科学家沿这一方向所作努力的反映。共有35位专家撰写了12篇论文,从历史地震活动性(闻学泽)、地壳形变(倪四道等)、地震触发(林邦慧等;贾科,周仕勇;解孟雨等;解孟雨,史保平)、地貌(师皓宇,马念杰)、地壳均衡(孙少波等)等多个角度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缘长达千年的地震历史及强震活动随时间的变化,近40年来强震发生的特征,以及余震发生的规律;探讨了汶川地震前可能的地震电信号(马钦忠);通过数字地震记录的分析,研究了汶川地震面波震级的测定结果中显示的地震多普勒效应,阐述了汶川地震破裂的方向性与宏观地震烈度分布特征的关系(刘瑞丰等);根据强地震台阵获取的近场记录研究了龙门山地区的局部场地放大作用(傅磊等)以及利用强地震动台阵的记录实时估测大地震长度,为提高地震预警估测大地震长度的准确性提供参考。这些研究结果,虽然仍然是初步的,但是是有关专家学者十年来对汶川地震研究工作的结晶,增进了对汶川地震孕震机理、发震构造、破裂过程、致灾机理的认识,阐明了汶川地震与青藏高原及其周缘近40年来强震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供更多的汶川地震研究者参考。
2018年4月25日
Ⅰ
-
[1] 陆远忠、王炜、沈建文,1982.地震空区与"逼近地震".地震学报,4,327——336.
[2] 李全林,1978, b值时空扫描.地球物理学报,21,101——125.
[3] 王炜,1986.华北几次大震前的地震空间集中度C的异常变化.地震研究,9,147——158.
[4] 冯德益、楼世博、林命周、陈化成、顾瑾平、钟廷胶,1983,模糊数学方法与应用.63——66,地震出版社.[1] 陆远忠、王炜、沈建文,1982.地震空区与"逼近地震".地震学报,4,327——336.
[2] 李全林,1978, b值时空扫描.地球物理学报,21,101——125.
[3] 王炜,1986.华北几次大震前的地震空间集中度C的异常变化.地震研究,9,147——158.
[4] 冯德益、楼世博、林命周、陈化成、顾瑾平、钟廷胶,1983,模糊数学方法与应用.63——66,地震出版社. -
期刊类型引用(1)
1. 张义梅, 闫玉华. 星火传承 爱心接力——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星星急救科普小分队”志愿文化解读. 经济师. 2019(03): 242-243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73
- HTML全文浏览量: 32
- PDF下载量: 92
- 被引次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