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阮爱国1,2) 王椿镛1)

阮爱国1,2) 王椿镛1). 2002: 云南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地震学报, 24(3): 260-267.
引用本文: 阮爱国1,2) 王椿镛1). 2002: 云南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地震学报, 24(3): 260-267.

云南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 摘要: 对云南23个数字地震台11次地震的SKS记录,采用理论切向分量与实测切向分量拟合的方法,确定了快S波的偏振方向和快、慢波之间的时间延迟.结果表明,除鹤庆台外,在各台都观测到了S波分裂现象;云南地区的快方向总体特征是北北东向,时间延迟变化范围为0.5~2.0s.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区断层对分析的影响很大.分析表明,作为青藏高原与华南块体之间的过渡带,云南地区的S波快方向反映了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是该地区地球动力学的基本背景,而由于青藏高原隆起造成的康滇菱形块体的南东-南南东向运动是造成复杂构造、应力环境的重要因素.快方向与上地幔运动的方向存在差异,说明在云南地区低速层或者软流层的运动与地壳块体的运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作用,构造驱动力如同向北东方向张开的手掌.从时间延迟出发,推断各向异性层的厚度为60~225km.其变化范围与低速层埋深的变化范围(104~260km)相当,认为各向异性层顶面可能在地壳底部,也可能在低速层,且在不同地点是不相同的,这与云南及周边地区莫霍面变化剧烈有因果关系.进一步推断出上地幔的各向异性主要存在于岩石圈而不是整个上地幔.
  • 期刊类型引用(4)

    1. 徐泰然,杨志高,陈经纶. 利用地震台阵识别中深源远震sP和pP震相确定震源深度. 中国地震. 2023(03): 556-569 . 百度学术
    2. 唐明帅,王海涛,李艳永,热依木江,孔祥艳,魏芸芸,上官文明,魏斌. 2014年新疆于田M_S7.3地震序列重定位及其发震构造初步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6): 2126-2137 . 百度学术
    3. 何燕,靳平,肖卫国,王红春. 迭代累积平方和算法与自回归赤池准则算法在地震信号到时估算中的比较研究. 地震学报. 2014(02): 209-219+339 . 本站查看
    4. 余波,郭全仕,须振华,王瑜,吕伟,杨文广. 水平旋转与极性判断结合的井中微地震资料震相识别方法. 石油物探. 2013(06): 586-595+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43
  • HTML全文浏览量:  23
  • PDF下载量:  142
  • 被引次数: 5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08-12-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