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兆异常证据可信度
-
摘要: 就确定地震前兆异常证据可信度的原则、思路和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 并举例说明。目的是根据各学科地震分析预报方法指南的内容, 采用较统一的确定方法来获得22项地震前兆异常(空区、条带、b值、C值、波速比、地震活动异常增强、地震活动异常平静、地震窗、震群、地震序列、尾波、P波初动、应力降、地电、地磁、地应力、地倾斜、水物理、水氧和水化、重力、空间环境、宏观异常)的异常证据可信度, 配合地震预报专家系统的推广应用。
-
-
元、王炜、黄冰树、夏仕华, 1991.地震预报专家系统, 28——91.地震出版社, 北京. 元、王炜、黄冰树、夏仕华, 1991.地震预报专家系统, 28——91.地震出版社, 北京.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78
- HTML全文浏览量: 21
- PDF下载量: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