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前动物活动节律异常的定量观测和研究
-
摘要: 本文由麻雀(SR)、虎皮鹦鹉(BG)和大白鼠(RT)活动的定量观测,给出了正常活动性和震兆异常活动性.结果表明,动物习性异常的定量观测,可为地震临震预报提供一定的信息.SR 和 BG 的正常活动节律基本相同,都呈现 M 型,即07-10点钟和15-16点钟为活动高潮期,12-13点钟为活动低潮期,夜间基本不活动.RT 的正常活动节律是07-10点钟和17-18点钟为中强度活动,11-16点钟为低强度活动,19点-翌日06点为高强度活动.地震前 SR,BG 和 RT 的活动节律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SR 和 BG 夜间活动频繁,而 RT白天低强度活动期活动明显增高,都约为正常值的300倍以上,同时每天的活动量也随之明显增高,约为正常值的2倍以上.2-检验表明,SR,BG 和 RT 的昼夜活动节律异常和相伴随每天活动量的明显增高,与200km 内唐山震区的4.3级以上地震有显著性相关.
-
-
[1] 柴保平、王国治,1988.首届全国震前动物习性异常观测研究会议概况,国际地震动态. 3: 13——15.
[2] 冯春皋、木大千、蒋锦昌,1987.褐家鼠饲养条件下个体活动行为和食物影响研究.地震研究,10 4, 475——480.
[3] 斯奈迪格,G.W.著,杨纪坷、汪安琦译,1963.应用于农业和生物学实验的数理统计方法.38——94, 97——102.科学出版社,北京.
[4] 杨理华,1982.唐山地震的发震构造,1976年唐山地震,113.地震出板社,北京.
[5]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1981.地震前动物行为的某些特点.国际地震预报讨论会论文选.95——98.地震出版社,北京.
[6] 蒋锦昌,1980.动物行为异常是一种临震前兆.地震学报,2, 304——313
[7] 蒋锦昌、1982唐山地震前动物行为异常.1976年唐山地震. 323——329.地震出版社,北京.[1] 柴保平、王国治,1988.首届全国震前动物习性异常观测研究会议概况,国际地震动态. 3: 13——15.
[2] 冯春皋、木大千、蒋锦昌,1987.褐家鼠饲养条件下个体活动行为和食物影响研究.地震研究,10 4, 475——480.
[3] 斯奈迪格,G.W.著,杨纪坷、汪安琦译,1963.应用于农业和生物学实验的数理统计方法.38——94, 97——102.科学出版社,北京.
[4] 杨理华,1982.唐山地震的发震构造,1976年唐山地震,113.地震出板社,北京.
[5]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1981.地震前动物行为的某些特点.国际地震预报讨论会论文选.95——98.地震出版社,北京.
[6] 蒋锦昌,1980.动物行为异常是一种临震前兆.地震学报,2, 304——313
[7] 蒋锦昌、1982唐山地震前动物行为异常.1976年唐山地震. 323——329.地震出版社,北京.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80
- HTML全文浏览量: 19
- PDF下载量: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