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遥感图像在汶川地震灾害识别中的应用/

刘云华 屈春燕 单新建 宋小刚 张桂芳 张国宏

刘云华 屈春燕 单新建 宋小刚 张桂芳 张国宏. 2010: SAR遥感图像在汶川地震灾害识别中的应用/. 地震学报, 32(2): 214-223.
引用本文: 刘云华 屈春燕 单新建 宋小刚 张桂芳 张国宏. 2010: SAR遥感图像在汶川地震灾害识别中的应用/. 地震学报, 32(2): 214-223.

SAR遥感图像在汶川地震灾害识别中的应用/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P315.9

  • 摘要: 汶川地震发生后,受阴雨天气的影响,光学遥感影像在救灾决策中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SAR 图像由于其全天候的特点成为这次抗震救灾前期遥感信息保障十分重要的数据源.采用ENVISAT 的ASAR 作为数据源,利用多时相的雷达数据的幅度及相位信息对映秀及周边地区做了地震灾害识别,其中利用震前震后的幅度图像做比值变化检测,在映秀镇及紫坪铺水库等山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利用相位信息做干涉处理得到的相干图像,经过失相干分析,发现建筑物的破坏等级与相干系数变化指数的大小高度相关.比较这两种方法,在都江堰等平原地区由于失相干现象不像山区那么严重,并且利用比值处理可以去除部分空间失相干及系统热噪声等带来的干扰因素,可以成为幅度图像的有益补充.结果表明,结合SAR 幅度影像和干涉相干影像,可以在地震灾害评估中取得更好效果.随着极化干涉雷达技术的日益成熟,多时相幅度信息、相位信息等多特征SAR 影像信息的融合会在救灾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期刊类型引用(5)

    1. 孙业君,黄耘,刘泽民,郑建常,江昊琳,李婷婷,杨浩,王俊菲. 日本M_W9.0地震前后郯庐断裂带中南段构造应力场动态变化特征. 地球物理学报. 2022(06): 2124-2136 . 百度学术
    2. 孙玉涛,郭正府,成智慧,张茂亮,张丽红. 2002~2005年长白山火山气体的释放特征与地球化学异常研究——多源高光谱遥感证据. 岩石学报. 2017(01): 221-230 . 百度学术
    3. 赵斌,刘财,余中元,韦庆海,鹿琪,田有. 反射地震勘探在隐伏地区盲断层活动性调查中的应用研究——以依兰-伊通断裂东支为例. 自然灾害学报. 2016(06): 105-111 . 百度学术
    4. 刘旭耀,胡才博,石耀霖. 基于实验数据的岩石变形过程中温度场演化的数值模拟.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5(05): 644-651 . 百度学术
    5. 车用太,何案华,鱼金子. 水温微动态形成的水热动力学与地热动力学机制. 地震学报. 2014(01): 106-117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802
  • HTML全文浏览量:  1947
  • PDF下载量:  109
  • 被引次数: 6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10-04-0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