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震级上限累计b值及其回归确定方法

沈建文

沈建文. 1992: 无震级上限累计b值及其回归确定方法. 地震学报, 14(S1): 683-690.
引用本文: 沈建文. 1992: 无震级上限累计b值及其回归确定方法. 地震学报, 14(S1): 683-690.

无震级上限累计b值及其回归确定方法

  • 摘要: 本文指出,目前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广泛使用的用线性回归求取累计b值,然后用震级累计分布函数或概率密度函数确定地震重现关系的传统做法,理论上是错误的,实际上总是系统地高估b值,低估高震级部分的地震频次.研究区域本身的实际b值越小,回归时使用资料的震级范围越小,震级分档间隔越小,则上述系统编差越大.故对于震级上限较低的地区,若仅用历史地震线性回归求b值,由于能控制的震级下限较高,资料震级范围较小,回归所得的b值可明显偏高,从而导致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系统编差.本文提出用无震级上限累计b值取代传统的有震级上限累计b值,并给出了回归求取无震级上限累计b值的实际方法.
  • [1] 董伟民,1987.地震危险性分析(胡聿贤、时振梁主编),重要工程中的地震问题. 105——130.地震出版社,北京.

    [2] 李全林、于泳、郝柏林、陈锦标(编著),1979.地震频度——震级关系的时空扫描.8——10.地震出版社,北京.

    [1] 董伟民,1987.地震危险性分析(胡聿贤、时振梁主编),重要工程中的地震问题. 105——130.地震出版社,北京.

    [2] 李全林、于泳、郝柏林、陈锦标(编著),1979.地震频度——震级关系的时空扫描.8——10.地震出版社,北京.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94
  • HTML全文浏览量:  21
  • PDF下载量:  9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11-10-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