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前兆”专辑前言

2024: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前兆”专辑前言. 地震学报, 46(2): 1-2.
引用本文: 2024: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前兆”专辑前言. 地震学报, 46(2): 1-2.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前兆”专辑前言

  • 在人口密集区和城市区发生强震和大地震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并伴有生命与财产损失。尽管地震预报是世界级的科学难题,仍有一些多震的国家坚持地震预报相关的科学探索,中国是其中之一。中国大陆和台湾岛的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频繁,仅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发生在人口密集区或城市区、伴有严重或巨大灾害与生命财产损失的事件就有1966年河北邢台MS6.8和MS6.2、1970年云南通海MS7.8、1973年四川炉霍MS7.6、1974年云南永善MS7.1、1975年辽宁海城MS7.3、1976年河北唐山MS7.8和MS7.1、四川松潘-平武MS7.2 (双震)、云南龙陵-潞西MS7.4和MS7.3 (双震)、1988年云南澜沧-耿马MS7.4和7.2 (双震)、1999年台湾集集MS7.6、2008年四川汶川MS8.0、2010年青海玉树MS7.1等地震。因此,开展以地震预测预报为目的的科学观测与研究、探索地震前兆识别和地震预报方法在我国一直有强烈的国家与社会需求,同时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频发的强震和大地震及其造成的巨大灾害和损失,开展地震预报科学探索的国家与社会需求进一步增加。作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位列T1级别高质量科技期刊的 《 地震学报 》 一直是展示地震预报相关科学探索成果的重要学术平台之一。为了促进以中、短期和临震预报为目标的科学研究,深入探索与强震发生相关的地震活动性与地球物理观测异常现象,发展和应用较先进的地震预报相关理论和方法,本刊于2023年4月策划 《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前兆 》 论文专辑,并邀请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张晓东、邵志刚和张永仙研究员以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刘杰和蒋海昆研究员作为专辑的特约主编开展组稿工作;与此同时,面向广大科研人员发布关于专辑的自由征稿信息。经多方人员数月的共同努力,通过严格的审稿流程, 《 地震学报 》 从众多来稿中甄选出11篇优秀论文组成本专辑。

    本专辑的11篇论文中,涉及地震活动性议题的有7篇(宫悦等,王光明等,田唯熙等,呼楠等,苏有锦等,尹晓菲等,石富强等),涉及震前地球物理观测相关异常或前兆议题的有1篇(李新艳等),另有3篇论文涉及上述两种议题(杨晨艺等,于紫凝等,李琼等)。本专辑论文的研究主要表现出三方面的“亮点”:其一,在数据处理分析方面,约有半数的论文脱离了原先的“看图识字”和“简单统计”等经验方法,代之以较先进的定量和半定量分析。例如,利用机器学习(尹晓菲等)和图像信息法(田唯熙等)分析区域地震活动图像,以及基于神经网络框架(于紫凝等)和断层虚位错模式(李新艳等)分析地球物理观测数据等;其二,出现能紧密联系区域地震地质条件和动力学背景分析强震前地球物理观测变化的研究论文(杨晨艺等)。该研究先由活动构造单元划分观测台站所在区域,按不同区域分别梳理强震前的观测异常,然后结合震区构造和震源应力特征等信息综合分析强震成因以及不同台站出现观测异常的可能机制。该研究所采用的多信息综合分析思路与以往的震例总结思路有所不同,可能有利于促进震例总结研究的深化;其三,有来自非地震系统作者、研究思路新颖的论文。作为开放式的科技期刊, 《 地震学报 》 遵循不同学术观点百家争鸣的原则,在本专辑中不仅刊登地震系统专门从事地震分析预报人员的文章,同时也发表非地震系统且非地震分析预报人员撰写的论文。例如刊登了由中国海洋大学于紫凝等和海南师范大学池成全共同撰写的论文,该文介绍了利用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资料建立应变特征数据集,基于神经网络框架设计一种地震震级与方位的预测模型,进而通过计算准确率和召回率等参量对模型进行修正、训练与验证,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框架和钻孔应变观测数据预测区域地震活动性的模型与方法。这一研究在分析思路及方法运用的策略上有明显新意。以上三方面的“亮点”大体反映本专辑主要论文的研究具有定量化与多学科信息集成的特征,这可能是未来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地震预报探索的“雏形”。

    本专辑论文可在较大程度上反映我国目前与地震预报相关的科研水平与现状,可供我国现阶段的地震预报研究参考。限于篇幅,本专辑不能刊登更多的来稿,但 《 地震学报 》 (双月刊)随后会陆续发表那些已通过审稿流程的同类来稿,并欢迎新的同类来稿。最后, 《 地震学报 》 真诚地向所有关心和投稿 “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前兆 ” 专辑的专家学者,向5位特约主编以及为本专辑审稿的多位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2024年3月6日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7
  • HTML全文浏览量:  42
  • PDF下载量:  4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6-25
  • 刊出日期:  2024-03-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