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海城地震的前震对主震的作用

李兴才

李兴才. 1994: 1975年海城地震的前震对主震的作用. 地震学报, 16(3): 320-325.
引用本文: 李兴才. 1994: 1975年海城地震的前震对主震的作用. 地震学报, 16(3): 320-325.

1975年海城地震的前震对主震的作用

  • 摘要: 假定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主余震的分布主轴说明震前那里已有一条N67W取向的断层(1), 它与稍北偏东的大洋河断层(3, N50W)构成了一个左旋左阶断层系。计算得到的相应于3的能量释放率比1的大, 表明3将较1优先扩展。这一结果可以定性地说明前震序列沿3的方位并在其NW端部的延伸部位优势分布的观测结果: 分析还表明, 阶区内可能会有两种次生裂纹, 张裂纹和剪裂纹, 它们一方面为流体进入阶区提供通道和空间, 还可能会在两条断层间传递滑动。另外, 由于前震位置随时间主要表现出向NW方向延展的趋势, 并且分数维比余震的低得多, 因此, 前震破裂面的取向可能比较一致, 这样, 随着前震序列的发展与它们相应的破裂面可能会连接起来, 其效应相当于3有所增长, 据此计算得到了1端部附近的平均应力Cm和最大剪应力Sm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前震序列的发展, 引张性质的平均应力增大, 意味着局部围压或摩擦阻力减小, 同时最大剪应力增加, 它们的综合效应是使滑动或初始破裂容易在1的端部发生, 也就是说, 在震源区的应力水平已经足够高的情况下, 前震对主震的发生会起到促进作用。如果在阶区内再引入一条走向NNE向的断层2, 1段端部附近的摩擦阻力和最大剪应力将进一步向着有利于断层滑动的趋势发展, 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
  • [1] 顾浩鼎、陈运泰、高祥林、赵毅.1976.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地震的震源机制.地球物理学报, 19. 271——285

    [2] 蒋海昆、刁守中, 1990海城、唐山地震序列的时间分维特征.中国地震, 6, 2, 53——56.

    [3] 李兴才, 1992.断层的震前滑动对唐山地震发生的影响.地震学报, 14, 304——308.

    [4] 石川有三、朱传镇、曹天青, 1983.唐山、海城、盐源——宁菠地震强余震特征.地震学报, 5, 15——29.

    [5] 尹祥础, 1985.固体力学基础, 456——471.地震出版社, 北京.

    [6] 章光月、王碧泉、许绍燮, T1.、菲奇, 1983. 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Ms=7.3)的前震系列, 地震学报, 5, 1——14.

    [7] 钟以章, 1985.海城地震的震害分布与烈度异常.东北地震研究, 1: 25——30.

    [8] Segall. D. and Pollard, D. D., 1980. Mechanics of discontinous faults. J. Geophys. Res., 4337——4350.

    [1] 顾浩鼎、陈运泰、高祥林、赵毅.1976.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地震的震源机制.地球物理学报, 19. 271——285

    [2] 蒋海昆、刁守中, 1990海城、唐山地震序列的时间分维特征.中国地震, 6, 2, 53——56.

    [3] 李兴才, 1992.断层的震前滑动对唐山地震发生的影响.地震学报, 14, 304——308.

    [4] 石川有三、朱传镇、曹天青, 1983.唐山、海城、盐源——宁菠地震强余震特征.地震学报, 5, 15——29.

    [5] 尹祥础, 1985.固体力学基础, 456——471.地震出版社, 北京.

    [6] 章光月、王碧泉、许绍燮, T1.、菲奇, 1983. 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Ms=7.3)的前震系列, 地震学报, 5, 1——14.

    [7] 钟以章, 1985.海城地震的震害分布与烈度异常.东北地震研究, 1: 25——30.

    [8] Segall. D. and Pollard, D. D., 1980. Mechanics of discontinous faults. J. Geophys. Res., 4337——4350.

  • 期刊类型引用(0)

    其他类型引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88
  • HTML全文浏览量:  26
  • PDF下载量:  109
  • 被引次数: 4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11-09-0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