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西段及邻区主要断裂(一)-晚新生代逆断层与走滑断层的地震剖面解释
-
摘要: 基于地震剖面解释的构造分析表明,河西走廊西段及邻区发育有许多晚第三纪-第四纪的逆断层与走滑断层. 其主要类型有两种:一是与北祁连逆冲推覆作用有关的南倾逆断层,其走向北西,主要分布于北祁连山东北缘及河西走廊西南部地区;二是与阿尔金断裂活动有关的逆断层与走滑断层,主要分布于红柳峡、宽台山——合黎山地区. 这些断层与新生代始新世末期以来印-藏碰撞的远距离效应有关. 它们于晚第三纪开始活动,主要活动于第四纪时期,而且大多目前仍在活动,属于活动性断层,是河西走廊地区地震的潜发因素. 此外,它们还造成了地层的强烈变形,形成了一系列的地貌阶地和河流的水平错移.
-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65
- HTML全文浏览量: 17
- PDF下载量: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