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6.9级地震垂直形变场位错模式及其演化特征的研究a

巩守文, 王庆良, 林继华

巩守文, 王庆良, 林继华. 1993: 共和6.9级地震垂直形变场位错模式及其演化特征的研究a. 地震学报, 15(3): 289-295.
引用本文: 巩守文, 王庆良, 林继华. 1993: 共和6.9级地震垂直形变场位错模式及其演化特征的研究a. 地震学报, 15(3): 289-295.

共和6.9级地震垂直形变场位错模式及其演化特征的研究a

  • 摘要: 共和 Ms=6.9地震垂直形变场位错模式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强震的发震构造为一位于共和盆地最新沉降中心附近、产状为 N60W/SW<47的隐伏逆断层.其破裂面长度30,宽度14km,沿断面方向的上、下界埋深分别为3和17km.共和6.9级地震的最大同震、震前垂直形变量分别为247和100mm.本文还对震区震后继续迅速隆起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 [1] 陈运泰、林邦慧、林中洋、李志勇,1975.根据地面形变的观测研究1966年邢台地震的震源过程.地球物理学报,18,164——182.

    [2] 曾秋生,1990. 1990年4月26日青海省共和、兴海间6. 9级地震概况.高原地震,2,3,3——11.

    [3] 邹树学,1990.有关塘格木地震构造的一些问题(摘要).高原地震.2,3.13——19.

    [4] Person, W. J.,1991. Seismological notes—March——April 1990. Bull. Seism. Soc., Amer., 81, 297——302.

    [1] 陈运泰、林邦慧、林中洋、李志勇,1975.根据地面形变的观测研究1966年邢台地震的震源过程.地球物理学报,18,164——182.

    [2] 曾秋生,1990. 1990年4月26日青海省共和、兴海间6. 9级地震概况.高原地震,2,3,3——11.

    [3] 邹树学,1990.有关塘格木地震构造的一些问题(摘要).高原地震.2,3.13——19.

    [4] Person, W. J.,1991. Seismological notes—March——April 1990. Bull. Seism. Soc., Amer., 81, 297——30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32
  • HTML全文浏览量:  11
  • PDF下载量:  9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11-09-0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