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断层不对称分布引起的几何效应-上下盘效应.

王栋1) 谢礼立1,2)胡进军1)

王栋1) 谢礼立1,2)胡进军1). 2008: 倾斜断层不对称分布引起的几何效应-上下盘效应.. 地震学报, 30(3): 271-278.
引用本文: 王栋1) 谢礼立1,2)胡进军1). 2008: 倾斜断层不对称分布引起的几何效应-上下盘效应.. 地震学报, 30(3): 271-278.

倾斜断层不对称分布引起的几何效应-上下盘效应.

  • 摘要: 首先介绍了具有加权平均意义的均方根距离Drms. 与断层距Drup和发震断层距Dseis相比, 均方根距离可以真实地反映观测点与倾斜断层的整体靠近程度. 然后利用断层距、 发震断层距和均方根距离, 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对1999年集集地震加速度峰值的上下盘效应进行研究. 残差分析表明上盘的加速度峰值明显大于相同断层距或发震断层距处下盘的加速度峰值, 而相同均方根距离处的上下盘观测点的加速度峰值没有明显差异. 这说明上下盘效应是一种由于倾斜断层的不对称分布引起的几何效应, 因此进行地震动衰减分析时, 如果采用均方根距离作为观测点与断层之间的距离标准, 上下盘效应对近断层地震动的影响可以忽略.
  • 期刊类型引用(6)

    1. 文亚猛,袁道阳,张波,冯建刚. 青藏高原东北隅弧形构造区现代中小地震密集区与历史强震的关系探讨. 地震工程学报. 2021(03): 594-606 . 百度学术
    2. 刘薇,李大虎,梁明剑. 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康定—色拉哈断裂的浅层地球物理勘探. 地震工程学报. 2018(06): 1287-1294 . 百度学术
    3. 邹小波,袁道阳,邵延秀,刘兴旺,张波,杨海波. 采用立体像对和差分GPS揭示民乐-永昌隐伏断裂地表变形特征. 地震地质. 2017(06): 1198-1212 . 百度学术
    4. 李大虎,廖华,梁明剑,王明明,王世元,杨歧焱,顾勤平. 龙门山中央断裂南段盐井—五龙断裂的浅层地球物理方法探测. 地震工程学报. 2016(01): 26-35 . 百度学术
    5. 原健龙,丘斌煌,刘洪星,周武,余嘉顺. 不整合面下隐伏逆冲断层反射地震成像模拟研究.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5(01): 70-77 . 百度学术
    6. 李洋洋,潘纪顺. 震电综合物探方法在滁州市隐伏断裂中的应用. 河南科技. 2013(22): 183-185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02
  • HTML全文浏览量:  230
  • PDF下载量:  129
  • 被引次数: 9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08-06-2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