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低点位移现象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GEOMAGNETIC LOW-POINT DISPLACEMENT PHENOMENA AND THEIR RELATION TO EARTHQUAKES
-
摘要: 本文用中国地磁台网多年的资料,研究了地磁垂直分量日变极小值出现的时间(低点时间)在空间分布的异常特征,即低点位移现象。这种少见的地磁异常现象与地震的发生有较好的相关性,其发震日期为异常日以后的第27天或41天前后4天,发震地区在低点位移突变分界线附近。低点位移是一种复杂的地球物理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其机制仍处在探索阶段。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data recorded for many years by the network of geomagnetic observatories in China, the anomalous features of appearance time of the minima of diurnal variations (i.e. low-point time) of the geomagnetic vertical component and the variation of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i e. phenomena of low-point displacement) have been studied. Such rare phenomena of geomagnetic anomalies are an objective reality, being well-correl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earthquake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most earthquakes occur in the vicinity of the boundary line of sudden change of the low-point displacement and generally within four days before or after the 27th or 41st day counting from the day of appearance of the anomaly.The low-point displacement is one of the complicated geophysical phenomena which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and its mechanism is still under study.
-
-
[1] 丁鉴海、黄雪香,变化磁场及其跨越式预报方法,西北地震学报,1981,3,4,26.
[2] 丁鉴海、黄雪香,青海6.8级地震的地磁异常,地震,1981,5:9.
[3] 丁鉴海、黄雪香、张淑兰,南黄海勿南沙6.2级地震前的地磁异常,西北地震学报,1985,7,3,104——105,
[4] 徐文耀,磁层电场引起的Sq "低点位移”,地震地磁观侧与研究,1985,6,1,8——12.
[5] M.巴特著,郑治真译,地球物理学中的谱分析,287,1978,地震出版社.[1] 丁鉴海、黄雪香,变化磁场及其跨越式预报方法,西北地震学报,1981,3,4,26.
[2] 丁鉴海、黄雪香,青海6.8级地震的地磁异常,地震,1981,5:9.
[3] 丁鉴海、黄雪香、张淑兰,南黄海勿南沙6.2级地震前的地磁异常,西北地震学报,1985,7,3,104——105,
[4] 徐文耀,磁层电场引起的Sq "低点位移”,地震地磁观侧与研究,1985,6,1,8——12.
[5] M.巴特著,郑治真译,地球物理学中的谱分析,287,1978,地震出版社. -
期刊类型引用(48)
1. 杨楚凡,王伟,张磊,汪俊诚. 近场双向地震动输入的隧道响应分析.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24(01): 16-23 . 百度学术
2. 蒋程凯,王宏伟,张浩,陈学良,范志凯,东华大学. 复杂地震动作用下底部框架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4(04): 469-478 . 百度学术
3. 韩淼,蒋金卫,杜红凯,刘洋博,冯思嘉,董凯旗. 近断层地震作用下设备-结构耦合隔震体系动力响应分析. 地震工程学报. 2023(01): 12-19+42 . 百度学术
4. 李博文,荣强,刘海洋,陈永涛.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平面不规则结构双层隔震体系抗震性能分析.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3(01): 82-89 . 百度学术
5. 游四方,岳伟勤,郑史雄,贾宏宇,杨磊,鲁玉忠. 近场地震作用下简支梁桥倒塌分析.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23(06): 95-104 . 百度学术
6. 温卫平,籍多发,刘惠华,翟长海. 考虑倒塌储备的近断层区域RC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建筑结构学报. 2022(04): 1-7 . 百度学术
7. 吴强,陈少林. 近断层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地震反应.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22(01): 104-109 . 百度学术
8. 吴国盐,钟杰,聂桂波,王健泽,戴靠山,蒋玉川. 近场地震下网壳-支承结构动力响应及速度脉冲放大效应分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22(03): 216-225 . 百度学术
9. 赵晓芬,温增平. 近断层速度脉冲型地震动相关问题研究. 地震学报. 2022(05): 765-782 . 本站查看
10. 李瑞东,宋廷苏,王林建. 考虑速度脉冲型地震动的实际高层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研究. 地震研究. 2021(01): 113-120 . 百度学术
11. 李祥秀,王瑶,李小军,刘爱文,贺秋梅. 速度脉冲地震动作用下巨-子结构隔震体系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21(03): 633-644 . 百度学术
12. 陈超,陈鑫,俞伟根,孙勇,刘涛,还毅. 近断层速度脉冲型地震动对多层校舍减震加固性能影响研究.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21(03): 95-103 . 百度学术
13. 王飞,宋志强,卢韬. 近断层地震动斜输入下水电站厂房非线性地震响应研究. 振动与冲击. 2020(05): 63-73 . 百度学术
14. 宋志强,王飞,欧阳金惠,张启灵. 水电站地面厂房抗震研究现状与展望. 陕西水利. 2019(01): 13-16+19 . 百度学术
15. 韩慧超,王志坚,周晨光,孟涛,余翔.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对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 水利水电技术. 2019(03): 79-84 . 百度学术
16. 范萍萍,吴忠铁. 近断层地震作用下楼梯对隔震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研究. 特种结构. 2019(03): 75-78 . 百度学术
17. 刘德稳,赵洁,刘阳. 竖向近断层地震下隔震结构-非结构系统耦合控制研究. 振动与冲击. 2019(22): 130-136+177 . 百度学术
18. 刘铁林,孙宇城,张柔佳. PEER地震动数据库中含速度脉冲近场地震记录.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8(02): 367-372 . 百度学术
19. 李小军,贺秋梅,张慧颖,雷墉. 地震动速度脉冲对不同高宽比基础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建筑结构学报. 2018(01): 35-42 . 百度学术
20. 谢云飞,刘阳,何文福. 近断层地震下隔震系统的损伤控制研究. 振动与冲击. 2018(19): 183-189+216 . 百度学术
21. 董文悝,高广运,宋健,薛帅. 近断层滑冲效应脉冲地震动对场地液化的影响.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09): 1651-1657 . 百度学术
22. 白久林,程峰,金双双,潘毅,赵俊贤.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建筑结构学报. 2018(S1): 103-110 . 百度学术
23. 李碧雄,廖桥,曾小灵,陈斌. 地震动强度及近断层速度脉冲峰值对简支板桥地震响应影响.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8(06): 1-7 . 百度学术
24. 郭明珠,陈志伟,缪逸飞.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工程结构地震响应的研究进展.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7(02): 17-25 . 百度学术
25. 韩淼,孟令帅,杜红凯. 近断层地震速度脉冲对层间隔震结构响应影响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7(06): 68-73+17 . 百度学术
26. 王建强,黄晓明,赵卓,赵军. 近断层地震动对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7(06): 74-78+55 . 百度学术
27. 邵越风,白国良,蒋连接. 基于EMD与地震弹性反应谱的长周期地震动鉴别方法研究. 世界地震工程. 2017(03): 95-104 . 百度学术
28. 王文明,易思银,田利,王彦明. 跨越断层地震动对结构地震反应的研究进展. 地震工程学报. 2017(03): 578-586 . 百度学术
29. 李祥秀,李小军,刘爱文,贺秋梅,王玉石. 地震动速度脉冲对巨型结构体系地震响应影响研究. 地震工程学报. 2017(05): 843-852 . 百度学术
30. 李帅,张凡,颜晓伟,王景全. 近断层地震动合成方法及其对超大跨斜拉桥地震响应影响.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2): 86-97+106 . 百度学术
31. 曲哲,师骁. 汶川地震和鲁甸地震的脉冲型地震动比较研究. 工程力学. 2016(08): 150-157 . 百度学术
32. 蒋连接,白国良. 不同类型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能量特性研究. 结构工程师. 2016(06): 92-96 . 百度学术
33. 苏晨辉,宋志强,耿聃. 水电站地面厂房地震响应分析研究综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6(05): 137-145 . 百度学术
34. 李帅,王景全,颜晓伟,冯宇. 近断层地震动空间分布特征对斜拉桥地震响应影响. 土木工程学报. 2016(06): 94-104 . 百度学术
35. 王亚楠,杜永峰,李慧. 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参数研究. 地震工程学报. 2016(05): 707-712 . 百度学术
36. 荣强,吴东,盛严.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双层隔震体系的地震响应分析.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5(03): 32-37 . 百度学术
37. 唐承志,张永山,汪大洋,何超波.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隔震结构研究现状(Ⅰ)——地震动特性影响与隔震结构参数优化.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5(04): 74-82 . 百度学术
38. 荣强,吴东. 近断层地震动运动特征对组合隔震体系减震性能的影响.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15(03): 213-218 . 百度学术
39. 贾俊峰,杜修力,韩强. 近断层地震动特征及其对工程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 建筑结构学报. 2015(01): 1-12 . 百度学术
40. 张社荣,王宽,王高辉,谭尧升. 近断层地震动方向性效应对混凝土重力坝累积损伤特性的影响.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4(01): 44-53 . 百度学术
41. 黄研昕,钱向东. 强震作用下渡槽TLD效应模型试验研究.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547-552 . 百度学术
42. 耿方方,丁幼亮,谢辉,李爱群,宋建永,李万恒,王玉倩.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长周期结构的地震动强度指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203-208 . 百度学术
43. 陈波,谢俊举,温增平. 汶川地震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地震学报. 2013(02): 250-261+286 . 本站查看
44. 陈令坤,张楠,胡超,徐庆元. 近断层地震方向脉冲效应对高速铁路桥梁弹塑性反应的影响. 振动与冲击. 2013(15): 149-155+167 . 百度学术
45. 汤虎,张洁,李建中. 近断层区桥梁组合使用板式橡胶支座和黏滞阻尼器方法探讨. 结构工程师. 2012(05): 89-95 . 百度学术
46. 李旭,Carlos Estuardo Ventura,何敏娟. 近断层地震动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14-21 . 百度学术
47. 火明譞,赵亚敏,陆鸣. 近断层地震作用隔震结构研究现状综述. 世界地震工程. 2012(03): 161-170 . 百度学术
48. 陶连金,王文沛,张波,王骑虎,魏云杰. 近断层地震动破裂向前方向性与滑冲效应对典型地铁车站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1(06): 38-4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89)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12
- HTML全文浏览量: 41
- PDF下载量: 121
- 被引次数: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