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圈地区地震重力测量数据的统一处理与分析
-
摘要: 对首都圈地区由不同施测单位用不同仪器或不同方法获得的三组重力测量数据,通过绝对和相对测量的联合平差、相对测量结果的系统差消除,建立起绝对的、统一的重力时变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构造因素地壳沉降的影响,并进行了测点位移改正,消除了长波干扰;实现了绝对和相对测量方法优势互补、消除矛盾和环境干扰、扩大信息量、加密时域采样间隔等目的,提高了识别构造活动过程的能力.结果表明,两组相对测量数据之间以及其中的10期观测资料中存在系统误差,研究区东南部的非均匀性局部地壳下沉导致10个点重力值线性上升,本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改正.改正后的重力时变图对1995年10月6日古冶5.0级地震有明显而完整的反映.
-
-
0
-
期刊类型引用(12)
1. 王丽红,王同利,武敏捷,李菊珍,岳晓媛,李红. 2020年7月12日古冶M_S 5.1地震前北京地电阻率异常分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03): 87-94 . 百度学术
2. 杜学彬,张元生,谭大诚,安张辉,王建军,范莹莹,刘君,陈军营. 国际地震和火山电磁方法组织2016年兰州研讨会——纪念兰州地震研究所开创地电监测预报地震半个多世纪. 地震工程学报. 2022(01): 244-250 . 百度学术
3. 郑斌,石川. 电力工程中极址区域地电阻率适宜性评价. 大众标准化. 2022(04): 84-86 . 百度学术
4. 叶青,王晓,杜学彬,解滔,范晔,周振贵,刘高川. 中国地震井下地电阻率研究进展.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03): 669-683 . 百度学术
5. 王同利,崔博闻,叶青,李菊珍,王丽红,童琼. 九寨沟M_S7.0地震地电阻率变化时空演化分析. 地球物理学报. 2020(06): 2345-2356 . 百度学术
6. 高研,李飞,史红军. 2018年松原M5.7地震前地电阻率变化特征研究. 防灾减灾学报. 2019(02): 46-51 . 百度学术
7. 李红中,张修杰,马占武,刘祥兴. 花岗岩地区深埋长大隧道工程勘察关键技术研究——以粤东地区某隧道工程为例. 公路工程. 2018(05): 110-119 . 百度学术
8. 杜学彬,刘君,崔腾发,范莹莹,安张辉,闫睿,王丽. 两次近距离大震前成都台视电阻率重现性、相似性和各向异性变化.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2): 576-588 . 百度学术
9. 徐锡泉,高昌志,王亮. 内蒙古宝昌台地电阻率长期观测数据研究. 地震工程学报. 2014(02): 405-412 . 百度学术
10. 高曙德,汤吉,孙维怀. 盈江5.8级和缅甸7.2级地震前电磁异常.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5): 1538-1548 . 百度学术
11. 解滔,杜学彬,郑国磊,陈军营,谭大诚,安张辉,范莹莹,刘君. 水平两层均匀介质中井下电阻率观测信噪比的理论计算. 西北地震学报. 2012(01): 18-22+104 . 百度学术
12. 刘君,杜学彬,Jacques Zlotnicki,范莹莹,安张辉. 几次大震前的地面和空间电磁场变化. 地球物理学报. 2011(11): 2885-289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72
- HTML全文浏览量: 167
- PDF下载量: 116
- 被引次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