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时间和震级可预报模型在华北及西南地区的应用
-
摘要: 应用能把不同精度和完整性的地震资料甚至考古地震资料结合起来,估计震源区的地震矩年变化率的方法,计算了地震矩年变化率.在此基础上,把区域时间震级可预报模型应用到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地震时间间隔和上次地震的震级正相关,表明该模型是成立的.其震源应力积累参数之一的c值小于全球板缘地震得到的平均值0.33,说明地震复发周期与上次地震震级的相关性较弱,体现了中国大陆地震不同于板缘地震,意味着板缘地震和内陆地震模型存在差别.并用此模型对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地震危险性作了分析.
-
-
-
期刊类型引用(15)
1. 夏新宇,高原.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特征与分层各向异性. 地震学报. 2025(01): 1-20 . 本站查看
2. 姚生海,盖海龙,殷翔,李鑫,刘炜. 青海门源M6.9级地震地表破裂特征及区域地震活动趋势分析. 地质通报. 2024(Z1): 340-349 . 百度学术
3. 蒲颂文,闻鑫,周志伟,汪汉胜,江利明,李晨程. 基于Sentinel-1的门源Ms 6.9三维同震形变提取与分析. 地理空间信息. 2024(06): 109-112+117 . 百度学术
4. 徐伟,程理,李光涛,陈文龙. 马雅雪山断裂金强河段晚第四纪断错地貌及滑动速率确定. 震灾防御技术. 2024(03): 457-467 . 百度学术
5. 曾锐,蒋亚楠,燕翱翔,程燕,罗袆沅. InSAR约束的青海门源M_w6.7级地震同震断层滑动反演与三维形变场模拟. 地质科技通报. 2024(06): 212-225 . 百度学术
6. 程燕,蒋亚楠,侯中健,曾锐,罗袆沅. 2016年和2022年青海门源强震活动的InSAR形变观测与区域强震危险性分析. 地质力学学报. 2024(06): 965-977 . 百度学术
7. 袁道阳,谢虹,苏瑞欢,李智敏,文亚猛,司国军,薛善余,陈干,刘炳旭,梁淑敏,彭慧,段磊,魏拾其.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与发震机制. 地球物理学报. 2023(01): 229-244 . 百度学术
8. 朱俊文,蔡艺萌,张波,姚赟胜. 昌马M_S7.6地震三维同震形变场数值模拟及库仑应力触发研究. 地震工程学报. 2023(03): 598-605 . 百度学术
9. 龚炜程,孙云强,邱鑫鹏,王甘娇,李敏娟,阮云凯. 青藏高原东北缘主要断裂带的库仑应力演化及其强震危险性. 地震工程学报. 2023(03): 585-597 . 百度学术
10. 汤大委,葛伟鹏,袁道阳,郑文俊,胡才博. 青藏高原北部历史强震对2022年门源M_S6.9地震及后续地震库仑应力触发作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23(07): 2772-2795 . 百度学术
11. Sixin Zhang,Peng Jia,Bowen Hou,Ming Hao. Vertical deform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2022 Menyuan Ms6.9 earthquake and analysis of earthquake precursors.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23(06): 582-588 . 必应学术
12. 李媛,杨周胜,庞亚瑾,梁洪宝,刘峡. 2022年门源M_S6.9地震前断层活动及应力状态的数值模拟. 地震地质. 2023(06): 1286-1308 . 百度学术
13. 韩立波. 2022年青海门源M_S6.9地震震源机制解. 地震科学进展. 2022(02): 49-54 . 百度学术
14. 刘璐,刘兴旺,张波,何文贵,朱俊文,蔡艺萌. 利用高分影像识别门源M_S6.9地震地表破裂带. 地震工程学报. 2022(02): 440-449 . 百度学术
15. 苑争一,赵静,牛安福.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地震震前变形特征分析. 中国地震. 2022(03): 389-39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6)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40
- HTML全文浏览量: 7
- PDF下载量: 78
- 被引次数: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