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参量计算法及地震前兆实例

钱复业1)赵玉林1)黄燕妮2)

钱复业1)赵玉林1)黄燕妮2). 1996: 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参量计算法及地震前兆实例. 地震学报, 18(4): 480-488.
引用本文: 钱复业1)赵玉林1)黄燕妮2). 1996: 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参量计算法及地震前兆实例. 地震学报, 18(4): 480-488.

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参量计算法及地震前兆实例

  • 摘要: 讨论了有效电阻率椭圆及各向异性奇象现象.对任意夹角三道测线或相互垂直二道测线并增测横向有效电阻率的二种情况,分别给出了定量计算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参量的方法,即求最小电阻率1主轴方位角,平均电阻率(13)1/2,(23)1/2及各向异性系数=(2/1)1/2的方法.作为实例对大同台的资料进行了处理,结合原地电阻率剪切实验结果,得出在1989年10月19日大同6.1级地震前后,震中附近大同、阳原二台NE向地电阻率异常上升,NW道异常下降系介质受到纯剪切所致.其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东,与地震断层走向夹锐角.断层面上的剪应力较大,正应力甚小,断层易于滑动,故地震的震级并不特别大.震前与震时介质应力状态相同,故地电阻率前兆与同震变化符号一致.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17
  • HTML全文浏览量:  23
  • PDF下载量:  16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11-04-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