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4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Mem>Ssub>8.0地震的震源机制

周云好 许力生 陈运泰

周云好 许力生 陈运泰. 2002: 2000年6月4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Mem>Ssub>8.0地震的震源机制. 地震学报, 24(5): 462-469.
引用本文: 周云好 许力生 陈运泰. 2002: 2000年6月4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Mem>Ssub>8.0地震的震源机制. 地震学报, 24(5): 462-469.

2000年6月4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Mem>Ssub>8.0地震的震源机制

  • 摘要: 用全球地震台网的长周期地震仪记录到的远场体波,反演了2000年6月4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MS8.0地震的矩张量解. 这个解比USGS、Harvard CMT和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得到的矩张量解更为合理.该地震矩张量的最佳双力偶分量为1.51021 Nm, 补偿线性矢量偶极分量为1.21020 Nm,爆炸分量为-5.91019 Nm. 震源机制主要是左旋走滑,带有很小的逆冲倾滑分量. 节面I走向为199, 倾角为82,滑动角为5;节面II走向为109, 倾角为85, 滑动角为172.P,倾角为2;T,倾角为10;B,倾角为80. 该地震的P波显示了明显的方向性效应. P波的这种多普勒效应表明,走向199的节面为断层面. 地震是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单侧破裂的, 破裂传播方向几乎垂直于爪哇海沟走向.轴方位角为256轴方位角为64轴方位角为154
  • 期刊类型引用(10)

    1. 陈钰鑫,李平,高志寅,田兆阳,薄景山,李孝波. 基于地脉动数据的北川老县城河谷场地效应研究. 振动与冲击. 2025(06): 254-262 . 百度学术
    2. 吴雄伟,杨江,夏界宁,范涛. 红沿河核电厂地震仪表系统震后数据分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4(09): 985-990 . 百度学术
    3. 李小军,钱玉,荣棉水,孔小山. 基于地震动反应谱与傅里叶谱确定场地卓越频率的差异性. 震灾防御技术. 2024(03): 421-435 . 百度学术
    4. 李孝波,宋霖君,宣雨童,吴义文,欧阳刚垒. 基于HVSR和VRSR法的场地地震响应分析. 振动与冲击. 2023(22): 303-311 . 百度学术
    5. 兰景岩,宋锡俊,王婷. 上覆海水层对自由场基本周期影响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 2021(04): 768-775 . 百度学术
    6. 潘章容,李同林,崔建文,田秀丰,石文兵,张卫东,袁洁.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M6.4及相关地震强震动记录特征分析. 地震工程学报. 2021(04): 791-798 . 百度学术
    7. 黄俊阁,罗永红,王运生,朱兴貌,欧剑锋,张跃跃,南凯. 基于环境噪声测试表征斜坡地震动响应:以自贡西山斜坡为例.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16-27 . 百度学术
    8. 华永超,齐文浩,薄景山,郑桐. 场地周期的确定方法综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20(02): 239-251 . 百度学术
    9. 戴苗,王秋良,刘坚,黄俊,魏贵春,申学林. 2017-06三峡库区M4.3、M4.1双地震强震记录分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8(01): 18-23 . 百度学术
    10. 杜修力,袁雪纯,黄景琦,许紫刚. 典型土层场地随机地震反应规律分析. 震灾防御技术. 2017(03): 574-58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15
  • HTML全文浏览量:  22
  • PDF下载量:  53
  • 被引次数: 25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08-09-2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