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的波速比与静水压的关系
-
摘要: 应用高压容器以油为传压介质对岩石样品施加静水压.在加压过程中应用超声脉冲法测量岩石的纵波速度 Vp 和横波速度 Vs 随压力的变化,从而得到岩石的波速度比 Vp/Vs 与静水压的关系.对15种地壳典型岩石的研究表明,当压力超过200MPa 后,由于 vp 和 Vs 随压力变化都很小,Vp/Vs 趋于稳定.当压力在200MPa 以下,虽然 vp 和 Vs 均随压力增加而单调地增加,VP/Vs与压力的关系分为四种类型:(1)Vp/Vs,随压力增加明显地下降;(2)Vp/Vs 随压力增加缓慢地上升:(3)Vp/Vs 随压力增加缓慢地下降;(4)Vp/Vs 随压力增加缓慢地波动.得到的几种岩石在常压下和围压下的波速比的数据,在地壳介质物性参数的研究中具有参考价值.
-
-
[1] 小田仁、铃木功、斋藤俊明、濑谷清,1983.静水压下たおける岩の石。弹性定数おとひゆ力——歪み曲yak.地震,36, 151——167.
[2] 王耀文、郝晋升、刘永恩,1981. 10000公斤/厘米,高压容器的研制.地球物理学报,24, 56——63.
[3] 服部保正,1975.各种岩石のVpと vs关系つべての统计的研究.地质工学,10, 53——61.
[4] 郝晋升、刘晓红、李纪汉,1985.华北地区典型岩石在1万巴压力下的密度和弹性波速度的实验研究.地震学报,7,226——284.
[5] 郝晋升、刘晓红、方亚如、蔡戴恩、李纪汉、耿乃光,1988.西北地区地壳典型岩石高压下的状态参数.第一届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46一53.学术期刊出版社,北京.
[6] 耿乃光、郝晋升,李纪汉,1988.岩石高压状态参数实验研究的进展.第一届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8——9.学术期刊出版社,北京.
[7] 郭才华、宋瑞卿,1988.高温高压下岩石中纵波速度的测量.第一届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61——66.学术期刊出版社,北京.
[8] 高龙生、葛焕称,1975.中国大陆岩石标本在高压下的弹性波速的初步研究.地球物理学报,18, 26——38.
[9] 高野敬,1983. vP/vs地域性たつべて地震,36, 117——120.
[10] 傅承义,1990.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回顾与展望.地球物理研究所四十年,4——11.地震出版社,北京.
[11] Birch, F.,1960. The velocity of compressional wave in rocks to 10 Kilobars. J. Geophys. Res. , 65, 1083——1102
[12] Liu, X. H.,Hao,1. S.,Li, J. H. and Geng, N.G.,1989. The high pressure state parameters of typical crustal rocks in Western China. Abstracts, Beijing International Syrrposium on Exploration Geophysics, 680——685.Geophysical Socity of China, Beijing.
[13] Kern, H. and Richter, A.,1979. Compressional and shear wave velocities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in basalts from The Faeroe Island. Tectonophysics,,54,231——252.
[14] Simmons, G., 1964. Velocity of shear wave in rocks to 10 kilobars. J. Geophyhs. Res.,69, 1123——1130.[1] 小田仁、铃木功、斋藤俊明、濑谷清,1983.静水压下たおける岩の石。弹性定数おとひゆ力——歪み曲yak.地震,36, 151——167.
[2] 王耀文、郝晋升、刘永恩,1981. 10000公斤/厘米,高压容器的研制.地球物理学报,24, 56——63.
[3] 服部保正,1975.各种岩石のVpと vs关系つべての统计的研究.地质工学,10, 53——61.
[4] 郝晋升、刘晓红、李纪汉,1985.华北地区典型岩石在1万巴压力下的密度和弹性波速度的实验研究.地震学报,7,226——284.
[5] 郝晋升、刘晓红、方亚如、蔡戴恩、李纪汉、耿乃光,1988.西北地区地壳典型岩石高压下的状态参数.第一届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46一53.学术期刊出版社,北京.
[6] 耿乃光、郝晋升,李纪汉,1988.岩石高压状态参数实验研究的进展.第一届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8——9.学术期刊出版社,北京.
[7] 郭才华、宋瑞卿,1988.高温高压下岩石中纵波速度的测量.第一届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61——66.学术期刊出版社,北京.
[8] 高龙生、葛焕称,1975.中国大陆岩石标本在高压下的弹性波速的初步研究.地球物理学报,18, 26——38.
[9] 高野敬,1983. vP/vs地域性たつべて地震,36, 117——120.
[10] 傅承义,1990.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回顾与展望.地球物理研究所四十年,4——11.地震出版社,北京.
[11] Birch, F.,1960. The velocity of compressional wave in rocks to 10 Kilobars. J. Geophys. Res. , 65, 1083——1102
[12] Liu, X. H.,Hao,1. S.,Li, J. H. and Geng, N.G.,1989. The high pressure state parameters of typical crustal rocks in Western China. Abstracts, Beijing International Syrrposium on Exploration Geophysics, 680——685.Geophysical Socity of China, Beijing.
[13] Kern, H. and Richter, A.,1979. Compressional and shear wave velocities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in basalts from The Faeroe Island. Tectonophysics,,54,231——252.
[14] Simmons, G., 1964. Velocity of shear wave in rocks to 10 kilobars. J. Geophyhs. Res.,69, 1123——1130. -
期刊类型引用(9)
1. 贾东辉,余怀忠,赵彬彬,张涛,刘海洋. 基于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断层氢气异常机理研究. 地震研究. 2025(02): 210-219 . 百度学术
2. 苏淑娟,陈其峰,孙豪,刘军,冯梁乐,徐继龙,杨彦明,雒昆利. 平原M5.5地震土壤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地震地质. 2024(02): 433-448 . 百度学术
3. 刘海洋,蒋志英,徐衍刚,贾东辉. 不同抽气深度对阿克苏断层氢观测的影响研究. 内陆地震. 2024(04): 387-393 . 百度学术
4. 张文亮,李营,刘兆飞,胡乐,路畅,陈志,韩晓昆. 六盘山东麓断裂带土壤气体He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构造活动之间的关系. 地震地质. 2023(03): 753-771 . 百度学术
5. 王江,陈志,张帆,张志相,张素欣. 雄安新区主要断裂带土壤气体的Rn与CO_2脱气特征. 地震地质. 2023(03): 735-752 . 百度学术
6. 李继业,胡澜缤,李营,马龙辰,王强,张思萌,李冬妮. 松原M_S5.1地震前断层土壤气H_2、Hg地球化学特征与热红外异常响应研究. 地震工程学报. 2023(04): 933-945 . 百度学术
7. 刘兆飞,何鸿毅,陈志,李营,路畅,邵俊杰,高梓涵. 北京黄庄—高丽营断裂土壤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地震活动的指示. 地震学报. 2023(04): 727-746 . 本站查看
8. 李继业,胡澜缤,康健,李营,王强,孙强,张雁翔. 松辽盆地主要发震构造土壤氢气地球化学特征. 地震. 2023(01): 152-170 . 百度学术
9. 王江,陈志,张帆,张志相,刘兆飞,何鸿毅,唐杰,丁志华,张素欣. 基于土壤气体地球化学的雄安新区活动断裂空间展布及活动性探讨. 地震研究. 2022(02): 264-27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53
- HTML全文浏览量: 10
- PDF下载量: 119
- 被引次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