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地区地震重新定位及其活动特征
-
摘要: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是青藏块体、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的汇聚部位.为探索该区的构造特征,结合地质构造绘出4条剖面线.对剖面两侧各40km 范围内的ML3.0及研究区范围内ML4.0的388次地震做了重新定位.重新定位后,36% 的地震震中变化达5km以上;给出深度的地震数比重新定位前增加了50%.青藏高原东北地区似三联点构造区,历史上曾发生过3次8级以上大震,现今微震活动也很频繁,反映出青藏高原东北地区三大块体间的现代构造运动仍然十分强烈.
-
关键词:
-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 地震 重新定位 深度
-
-
-
期刊类型引用(4)
1. 任梦依,刘哲.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活动性广义帕累托模型的全域敏感性分析. 地震学报. 2022(06): 1035-1048 . 本站查看
2. 叶友清,苏金蓉,易桂喜,杨贤和. 利用震级均值特性建立有上限震级概率模型对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的余震概率预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2): 489-499 . 百度学术
3. 张锟,任鲁川,田建伟,刘哲. 基于广义极值理论的潜在地震海啸源震级上限及强震重现水平的估计——以琉球海沟俯冲带为例. 中国地震. 2016(04): 702-709 . 百度学术
4. 任雪梅,高孟潭,张纳莉. 基于MGR模型的我国大陆地区各地震带1970年以来震级-频度关系和震级上限. 中国地震. 2012(03): 320-32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7)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73
- HTML全文浏览量: 15
- PDF下载量: 119
- 被引次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