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部和闽南区域壳幔介质分层结构的初步研究
-
摘要: 本文以广东东部和闽南的6个地震台短周期地震仪所记录到的12个深源远地震直达 P波的波形作为观测资料,通过调整壳幔介质模型和计算相应的综合地震图的方式.直至莸得与观测波形可相比拟的综合地震图.由此得出这一研究区域的壳幔介质结构是由3对高速和低速相间的薄层组成的纵向分层结构,地壳厚度由南至北有逐渐加大的趋势,南面地壳厚度为31.5km,北面为32.4km.最后以广东云浮工业爆破对所得到的介质模型进行了检验,各种P 波震相的理论走时与观测结果能较好地吻合.
-
-
[1] 范玉兰、林纪曾、胡瑞贺、罗振暖,1990.华南地区近震走时表的研制.华南地震,10, 2,1——16.
[2] 李幼铭,朱暗定、梁尚鸿、束沛谧,1983.层状介质中地震P——SV波广义透射系数的汁算.地球物理学报,26,增刊. 661——667.
[3] 廖其林、王振明、王屏路、余兆康、吴宁远、刘宝诚,1988.福州——泉州——汕头地区地壳结构的爆炸地震研究.地球物理学报,31, 3, 270——280.
[4] 章惠芳,1988.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泉汕爆破深地震测深资料的再解释中国地震,4,2,96——105
[5] 章林云,1983.广东省河源、海丰地区的深部地壳结构.华南地震,3, 3.43——54.
[6] 张镇喜,1982.江西永书爆破观测与研究报告.华南地震,2, 1, 24——31.
[7] 朱暗定、李幼铭,1985.利用深源远震记录波形研究台站区域的介质结构.地球物理梦报,28, 1, 16——25.
[8] 朱磅定、李幼铭、张立敏.束沛锰、梁尚鸿,1986.川南、滇北地震台网区域的壳慢介质分以结构研究.地球物理学报. 29, 3, 246——253.
[9] 朱研定、李幼铭、梁尚鸿、束沛锰. 1985.利用深源远震记录波形研究新疆准噶尔盆地边缘台站区域的介质分层结构. 西北地震学报.7, 4. 46——58.[1] 范玉兰、林纪曾、胡瑞贺、罗振暖,1990.华南地区近震走时表的研制.华南地震,10, 2,1——16.
[2] 李幼铭,朱暗定、梁尚鸿、束沛谧,1983.层状介质中地震P——SV波广义透射系数的汁算.地球物理学报,26,增刊. 661——667.
[3] 廖其林、王振明、王屏路、余兆康、吴宁远、刘宝诚,1988.福州——泉州——汕头地区地壳结构的爆炸地震研究.地球物理学报,31, 3, 270——280.
[4] 章惠芳,1988.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泉汕爆破深地震测深资料的再解释中国地震,4,2,96——105
[5] 章林云,1983.广东省河源、海丰地区的深部地壳结构.华南地震,3, 3.43——54.
[6] 张镇喜,1982.江西永书爆破观测与研究报告.华南地震,2, 1, 24——31.
[7] 朱暗定、李幼铭,1985.利用深源远震记录波形研究台站区域的介质结构.地球物理梦报,28, 1, 16——25.
[8] 朱磅定、李幼铭、张立敏.束沛锰、梁尚鸿,1986.川南、滇北地震台网区域的壳慢介质分以结构研究.地球物理学报. 29, 3, 246——253.
[9] 朱研定、李幼铭、梁尚鸿、束沛锰. 1985.利用深源远震记录波形研究新疆准噶尔盆地边缘台站区域的介质分层结构. 西北地震学报.7, 4. 46——58.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82
- HTML全文浏览量: 16
- PDF下载量: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