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时间-长度算法及其在华北中强地震中短期前兆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蒋海昆1,2)侯海峰1)周焕鹏1)周翠英1)

蒋海昆1,2)侯海峰1)周焕鹏1)周翠英1). 2004: 区域-时间-长度算法及其在华北中强地震中短期前兆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地震学报, 26(2): 151-161.
引用本文: 蒋海昆1,2)侯海峰1)周焕鹏1)周翠英1). 2004: 区域-时间-长度算法及其在华北中强地震中短期前兆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地震学报, 26(2): 151-161.

区域-时间-长度算法及其在华北中强地震中短期前兆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 摘要: 引入并改进了区域-时间-长度算法(region-time-length algorithm),较之原来的定义更加强调了地震破裂尺度函数对VRTL的贡献,同时保证了震中距函数、时间函数及破裂尺度函数对VRTL影响的权系数相等.华北5级以上地震的回顾性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RTL算法所得到的异常大多具有短期或中短期特征. 震前VRTL变化型态可分为两类:Ⅰ类具有相对完整的变化形态,大多呈现从0开始的上升——转折下降或下降——转折上升形态;Ⅱ类变化形态不完整,一般从0开始急剧上升或下降,无明显转折,主震发生在VRTL极值附近.VRTL上升表征地震活动水平相对于背景变化率的增高,意味着地震活动增强;VRTL下降则意味着地震活动相对于背景变化率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地震活动的平静.据此给出由RTL算法进行中、短期异常识别并粗略估计发震时间的方法. 该方法Ⅰ,Ⅱ类异常3个月内发震的R值评分分别为0.6及0.3左右, 6个月内的R评分分别为0.7及0.4左右.对特征时间跨度、特征距离、震级下限等对VRTL的影响, 以及其它一些实际应用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85
  • HTML全文浏览量:  10
  • PDF下载量:  13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08-09-1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