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组织开展了强余震流动观测,沿龙门山断裂附近布设了59台强震动仪器.在观测期间发生了万余次余震,流动观测台网获得了2000多组3分量的强余震记录.本文介绍了流动观测台布设的技术方法与关键步骤,初步处理了2008年5月25日青川6.4级最大余震的地震动记录,并分析了此次地震动衰减特征.此次流动观测充分表明,在大地震发生后,及时有效地开展强震动流动观测是十分必要的,其获得的余震地震动记录可为进一步的科研工作提供宝贵的基础资料.
-
-
-
期刊类型引用(6)
1. 张晓阳,邓津,李淑婷. 2022年泸定M_S6.8地震前超低频事件的检测分析. 地震工程学报. 2025(03): 727-740 . 百度学术
2. 冯锐. 趣味地震学(14):地震暗能量. 地震科学进展. 2020(02): 40-48 . 百度学术
3. 邓津,李鹏,万秀红,李萍,蒲小武,安亮. 低频事件全球分布特征分析.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7(06): 2310-2319 . 百度学术
4. 梁建宏,刘杰,杨文,邓菲. 一种低频地震事件的检测方法——在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前的初步应用. 地震. 2015(01): 1-10 . 百度学术
5. Liang Jianhong,Liu Jie,Yang Wen,Deng Fei. An Algorithm for Detecting Low-frequency Seismic Events and Preliminary Applications.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5(03): 282-292 . 必应学术
6. 邓津,刘琨,李少华. 低频事件类别及特征分析.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02): 648-65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37
- HTML全文浏览量: 207
- PDF下载量: 143
- 被引次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