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伽师强震群序列特征和震源机制的初步研究

杨欣高国英

杨欣高国英. 1998: 1997年伽师强震群序列特征和震源机制的初步研究. 地震学报, 20(6): 573-579.
引用本文: 杨欣高国英. 1998: 1997年伽师强震群序列特征和震源机制的初步研究. 地震学报, 20(6): 573-579.

1997年伽师强震群序列特征和震源机制的初步研究

  • 摘要: 分析研究了新疆伽师强震群的序列特征和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6.6级地震前,序列频度衰减系数hh>1.6级强震前序列地震能量释放特征为持续增强或剧增;5级地震前序列频度呈现平静特征.震源机制结果是:强震群震源断错以右旋走滑为主,具有张扭性特征.
  • 期刊类型引用(30)

    1. 徐翔,徐舟爽. 社交媒体主题的周期性对其主题触发能力的影响——基于新浪微博的样本分析. 情报杂志. 2024(04): 156-167 . 百度学术
    2. 黎明晓,刘杰,薛艳,姜祥华,苑争一,闫伟,于磊. 鲁东—黄海地块西部中强地震活动特征及周边地震对该地区的影响. 地震学报. 2024(03): 377-393 . 本站查看
    3. 卢显,刘杰,薛艳,晏锐,姜祥华,李祖宁,邓世广,苑争一. 台湾地区强震活动特征分析. 地震学报. 2023(06): 996-1010 . 本站查看
    4. 薛艳,宋治平,姜祥华,张小涛. Morlet小波变换在2020年新疆于田6.4级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地震. 2021(02): 102-112 . 百度学术
    5. 徐翔,杨航宇,徐舟爽,邵敏之. 社交网络的情绪波动周期性及应对策略——基于新浪微博样本的大数据分析. 新闻与写作. 2021(08): 22-32 . 百度学术
    6. 薛艳,刘杰,姜祥华. 全球及主要构造带大震活动状态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2021(12): 4425-4436 . 百度学术
    7. 王芃,邵志刚,石富强,尹晓菲. 中国大陆强震时空分布特征及2021年玛多7.4级地震后趋势分析. 地震. 2021(04): 1-14 . 百度学术
    8. 薛艳,姜祥华,刘桂萍. 华北地区强震活动状态研究. 地震. 2020(02): 1-17 . 百度学术
    9. 宋培兵,王晓颖,王超,桂云鹏,李树,王志忠. 1951—2017年通辽地区气温、降水和蒸发演变规律研究. 水利水电技术. 2020(08): 12-21 . 百度学术
    10. 宋治平,薛艳,马亚伟,宋春燕,张小涛,晏锐,孟令媛,闫伟,苑争一. 2020年6月26日新疆于田6.4级地震前中期和短期预测依据与启示. 中国地震. 2020(03): 407-416 . 百度学术
    11. 乔宏霞,郭向柯,王鹏辉,李元可,梁金科. 电阻法在钢筋腐蚀中的适用性研究. 功能材料. 2018(08): 8075-8079+8085 . 百度学术
    12. 薛丁. 九寨沟的地震构造及其地震活动. 四川地震. 2018(01): 5-9 . 百度学术
    13. 王飞,丁建丽,魏阳. “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百年尺度干旱化特征分析.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11): 1442-1455 . 百度学术
    14. 周长志,张珂,张海平,高士民,陈钰. 基于小波分析的太阳活动周期性研究. 现代测绘. 2017(01): 32-35 . 百度学术
    15. 钟锋,粟晓玲,郭静. 黑河流域干旱指数的变化趋势及其多时间尺度特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9): 136-144 . 百度学术
    16. 潘鑫,刘元波. 1983~2012年长江流域地表净辐射变化特征.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03): 486-496 . 百度学术
    17. 梁颖珊. 近60a来增江流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趋势分析. 广东水利水电. 2016(04): 1-7 . 百度学术
    18. 蔡鹏,张翠翠,王政权,王文,李芳. 1970—2014年山东济宁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及气象因子影响分析. 干旱气象. 2016(06): 983-988 . 百度学术
    19. 周杰,杨鹏,吕文生,刘阿古达木,刘俊秀. 小波方差分析北京市PM_(2.5)质量浓度序列周期特征.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6(06): 19-22 . 百度学术
    20. 叶丽群,千怀遂,张灵. 1979~2013年西北太平洋地区海平面气压场季节转换时间的变化分析.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6(02): 236-246 . 百度学术
    21. 姚正学,杨军,刘迪. 1956—2005年渭河流域降水与径流的变化特征. 人民黄河. 2016(01): 12-18 . 百度学术
    22. 李旺,郭金运,赵春梅,张海平. 1700—2012年太阳黑子周期性变化的小波分析.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15(02): 125-129 . 百度学术
    23. 曲学斌. 基于CI的呼伦贝尔市40年生长季气象干旱强度分析. 气象科技. 2015(01): 103-107 . 百度学术
    24. 李鹏飞,鲁海宁,陈莹,姜苏. 青藏高原与全国气温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陕西气象. 2015(03): 28-31 . 百度学术
    25. 张晓晓,张钰,徐浩杰,朱佳君. 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出山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04): 66-72 . 百度学术
    26. 薛联青,张竞楠,刘晓群,宋佳佳,邢宝龙. 基于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洞庭湖流域干旱时空特征.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1-6 . 百度学术
    27. 段鹏硕,刘根友,柳林涛,涂弋. 地球动力学扁率与南极涛动年际变化的小波相干分析. 科学通报. 2014(30): 2947-2955 . 百度学术
    28. 张晓晓,张钰,徐浩杰. 1961-2010年白龙江流域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14(04): 238-245 . 百度学术
    29. 宋治平,尹继尧,薛艳,张国民,刘杰,朱元清,张永仙. 全球及各地震区带强震活动周期特征.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6): 1868-1876 . 百度学术
    30. 薛艳,刘杰,尹继尧,宋治平. 全球大震活动特征.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2(01): 191-19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8)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88
  • HTML全文浏览量:  23
  • PDF下载量:  72
  • 被引次数: 38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11-03-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