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唐山地震成因解释的一个新模式
-
摘要: 指出已有对唐山地震成因解释的不足,综合分析了唐山地震前后的地震现象.认为唐山及周围地区1973~1975年ML4地震密集,而同一时空范围内3级和2级地震并不活跃是最为显著的地震活动特征,并认为这一特征应与区域高应力及地壳介质相对较为完整这一物理实质相对应.假定中国大陆周边的强震活动大体上反映着相应板块对中国大陆作用的强弱,推论20世纪70年代华北地区存在多个动力过程,为唐山地震提供了最基本的力源.进而提出多动力过程和地壳局部弱化模式,以解释唐山地震的成因.这一模式能够较好地解释与唐山地震有关的诸多地震现象.
-
关键词:
- 唐山地震 地震活动 地壳局部弱化
-
-
-
期刊类型引用(8)
1. 李学波,卫定军,李学涛,罗龙. 与气压有关的地电场特征及机理研究. 地震学报. 2023(01): 62-75 . 本站查看
2. 李桂清,杜喜超,孙新才,张帆. 地震地电场前兆观测新方法——深井钢管电极地电场观测方法. 河南科技. 2021(11): 134-137 . 百度学术
3. 周卫东,牛延平,叶青,田野,苏小芸,王娟. 垂直地电场观测新技术的数据研究——基于坪城观测点的分析. 地震工程学报. 2020(04): 914-918 . 百度学术
4. 周卫东,牛延平,田野,苏小芸,陈丽君. 电磁卫星地面对比观测原型系统地电场观测资料特征分析. 地震工程学报. 2020(06): 1517-1522 . 百度学术
5. 于晨,卢军,解滔,岳冲,王淑艳. 基于概率密度分布的地电场地震前兆异常提取方法. 地震. 2017(04): 22-36 . 百度学术
6. 颜蕊,王兰炜,张世中,刘大鹏,胡哲,张兴国,朱旭,张宇. 甘肃天祝地区垂直地电场观测数据分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3(04): 39-43 . 百度学术
7. 颜蕊,王兰炜,张世中,胡哲,张兴国,刘大鹏,朱旭,张宇. 空基和地基近直流电场观测数据背景特征的相关性.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4): 1262-1273 . 百度学术
8. 颜蕊,王兰炜,张世中,胡哲,朱旭,张兴国,张宇,刘大鹏. 中国地震地电场观测资料研究综述.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2012(00): 52-61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70
- HTML全文浏览量: 27
- PDF下载量: 66
- 被引次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