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愚1,4) 滕春凯2) 卢振业3) 刘晓红1,4) 刘绮亮1,4) 和雪松1,4). 2000: 地震破裂的集结及其前兆意义. 地震学报, 22(2): 201-209.
引用本文: 李世愚1,4) 滕春凯2) 卢振业3) 刘晓红1,4) 刘绮亮1,4) 和雪松1,4). 2000: 地震破裂的集结及其前兆意义. 地震学报, 22(2): 201-209.

地震破裂的集结及其前兆意义

  • 摘要: 有关集结相的争论提醒我们需要重新全面理解nucleation的含义.Nucleation的本来含义就是突变过程的集结、成核、起始等,因而,需要研讨如何针对不同领域准确进行翻译.地震集结的基本含义,是指岩体内微破裂的集结导致局部弱化和岩体失稳.狭义集结理论对于解释断层摩擦行为有一定意义,但不应夸大其适用范围.从热力学的角度看,地震集结实际是岩体多种状态参量的变化过程,是跨多学科的研究课题.本文评述了损伤理论、断裂力学、地震破裂动力学和摩擦本构关系的研究,及其在地震集结问题中的应用.介绍了近期若干课题的进展,包括构造环境对地震集结过程影响的研究;利用波速各向异性,特别是剪切波分裂方法测量微破裂集结引起的介质各向异性研究,以及地震集结的辐射温度场的遥感接收的实验研究等.讨论了大地震集结的特征,以及上述研究在强地震前兆中的意义.
  • 期刊类型引用(10)

    1. 马永,张海江,高磊,宋程,毕金孟,高也. 滇西地区地壳三维精细结构成像与构造特征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2023(09): 3674-3691 . 百度学术
    2. 常英娜,梁春涛,曹飞煌,周鲁,廖江涛,陆威帆,王朝亮. 基于波场梯度法研究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速度结构. 地球物理学报. 2022(08): 2886-2903 . 百度学术
    3. 张丽晓,闫俊岗,张双凤. 基于背景噪声的晋冀鲁豫交界地区瑞利波群速度层析成像. 地震. 2022(01): 155-168 . 百度学术
    4. 杨建文,叶泵,高琼,张华英,陈佳. 2021年云南漾濞M_S6.4地震前后主动源观测走时数据的变化. 地震工程学报. 2021(04): 767-776 . 百度学术
    5. 马永,张海江,高磊,毕金孟. 漾濞Ms6.4地震三维精细速度结构与地震活动研究(英文). Applied Geophysics. 2021(04): 579-591+595 . 百度学术
    6. 张演,郑定昌,林国良,吕帅. 基于三分量数据的云南地区背景噪声源分析. 地震研究. 2020(04): 689-700+768 . 百度学术
    7. ZhiGao Yang,XiaoDong Song. Ambient noise Love wave tomography of China.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2019(03): 218-231 . 必应学术
    8. 杨志高,陈运泰,张雪梅,宋晓东. 青藏高原东缘及东北缘S波速度结构和径向各向异性. 地球物理学报. 2019(12): 4554-4570 . 百度学术
    9. 周青云,陈俊磊. 气枪震源激发条件对走时变化观测结果的影响. 地震研究. 2018(02): 264-272+344 . 百度学术
    10. 谭夏露,房立华,王未来,吴建平.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及周边地区Rayleigh波群速度背景噪声成像研究. 中国地震. 2018(03): 400-413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85
  • HTML全文浏览量:  12
  • PDF下载量:  123
  • 被引次数: 20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08-12-2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