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Zegao Wang, Yan Guo, Shulian Li, Yinghua Dai, Peiqing Sunayloansc. 1991: ON THE SEISMIC SITUATION NETWORK METHOD.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13(2): 161-170. |
[1] 李永善、李金正、林福章,1985.大华北地区地震活动骨架及1970年以来十次强震前的地震异常信息。地震,2; 1——10,
[2] 顾功叙,1983.中国地震目录(公元前1813——公元1969).科学出版社,北京. [3] 顾功叙,1983.中国地震目录(公元1970——1979).地震出版社,北京. [4]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1983.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地震出版社,北京,13——132; 1986.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地震出版社,北京,13——135; 1986.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地震出版社,北京,13——136. [5]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临时报告(1983——1986)地震出版社,北京. [6]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1980.中国东部地震目录(1970——1979),地震出版社,北京. [7] 王泽皋,1986.关于“震情窗口”间题的实践和展望.地震学报,8, 254——262, [8] 张国民、马宗晋、张那珍,1985.关于区域应力场变化“窗口”的研究进展.中国地震,1, 3, 82——87, [9] 王泽皋,1985.大震区的“长期活动”.地震学报,7, 254——265, [10] 张国民、孙士锹,1985.华北几次大震余震应变释放特征及“应力窗口”的机制讨论.地震,1; 1——6, [11] 马宗晋,1980.华北地壳的多(应力集中)点应力场与地震.地震地质,2, 1, 39——47, [12] 傅承义,1976,地球十讲.科学出版社,北京.125——134.
[1] 李永善、李金正、林福章,1985.大华北地区地震活动骨架及1970年以来十次强震前的地震异常信息。地震,2; 1——10,
[2] 顾功叙,1983.中国地震目录(公元前1813——公元1969).科学出版社,北京. [3] 顾功叙,1983.中国地震目录(公元1970——1979).地震出版社,北京. [4]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1983.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地震出版社,北京,13——132; 1986.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地震出版社,北京,13——135; 1986.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地震出版社,北京,13——136. [5]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临时报告(1983——1986)地震出版社,北京. [6]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1980.中国东部地震目录(1970——1979),地震出版社,北京. [7] 王泽皋,1986.关于“震情窗口”间题的实践和展望.地震学报,8, 254——262, [8] 张国民、马宗晋、张那珍,1985.关于区域应力场变化“窗口”的研究进展.中国地震,1, 3, 82——87, [9] 王泽皋,1985.大震区的“长期活动”.地震学报,7, 254——265, [10] 张国民、孙士锹,1985.华北几次大震余震应变释放特征及“应力窗口”的机制讨论.地震,1; 1——6, [11] 马宗晋,1980.华北地壳的多(应力集中)点应力场与地震.地震地质,2, 1, 39——47, [12] 傅承义,1976,地球十讲.科学出版社,北京.125——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