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Cui Qinggu Hua Jun Yang Xingcom ivasic personality. 2012: Check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ccelerator and seismometer records by means of mathematical model.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34(5): 667-675. |
崔庆谷, 师娅芳, 邓存华. 2011. 两种宽频带地震计高频段性能及记录数据差异的对比研究[J]. 地震学报, 33(3): 397——403. 金星, 马强, 李山有. 2004a. 利用数字强震仪记录实时仿真地动速度[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4(1): 49——54. 金星, 马强, 李山有. 2004b. 利用数字化速度记录实时仿真位移与加速度时程[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4(6): 9——14. 金星, 马强, 李山有, 杨文东. 2004c. 宽频带强震仪与地震仪同台基上的记录仿真对比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4(5): 7——12. 李英民, 赖明. 1998. 工程地震动模型化研究综述及展望(1)[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2): 192——203. 吴琛, 周瑞忠. 2007. 地震瞬态反应计算与结构位移反应谱研究[J]. 水利发电学报, 26(5): 53——58. 徐龙军, 谢礼立, 郝敏. 2005. 简谐波地震动反应谱研究[J]. 工程力学, 22(5): 7——13. 张森, 杨周胜, 颜其中, 蔡绍平. 2008. 利用云南测震台网强震仪记录测定汶川主震震级[J]. 地震研究, 31(增刊): 480——485. Aki K, Richards P G (著). 1980. 李钦祖, 邹其嘉(译). 1986. 定量地震学: 理论和方法(第一卷)[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552——554. Bormann P (著). 2002.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译). 2006. 新地震观测实践手册(第一卷)[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94——100. Housner G W. 1975. Properties of strong motion earthquake[J]. Bull Seism Soc Amer, 45(3): 197——218. 崔庆谷, 师娅芳, 邓存华. 2011. 两种宽频带地震计高频段性能及记录数据差异的对比研究[J]. 地震学报, 33(3): 397——403. 金星, 马强, 李山有. 2004a. 利用数字强震仪记录实时仿真地动速度[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4(1): 49——54. 金星, 马强, 李山有. 2004b. 利用数字化速度记录实时仿真位移与加速度时程[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4(6): 9——14. 金星, 马强, 李山有, 杨文东. 2004c. 宽频带强震仪与地震仪同台基上的记录仿真对比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4(5): 7——12. 李英民, 赖明. 1998. 工程地震动模型化研究综述及展望(1)[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2): 192——203. 吴琛, 周瑞忠. 2007. 地震瞬态反应计算与结构位移反应谱研究[J]. 水利发电学报, 26(5): 53——58. 徐龙军, 谢礼立, 郝敏. 2005. 简谐波地震动反应谱研究[J]. 工程力学, 22(5): 7——13. 张森, 杨周胜, 颜其中, 蔡绍平. 2008. 利用云南测震台网强震仪记录测定汶川主震震级[J]. 地震研究, 31(增刊): 480——485. Aki K, Richards P G (著). 1980. 李钦祖, 邹其嘉(译). 1986. 定量地震学: 理论和方法(第一卷)[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552——554. Bormann P (著). 2002.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译). 2006. 新地震观测实践手册(第一卷)[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94——100. Housner G W. 1975. Properties of strong motion earthquake[J]. Bull Seism Soc Amer, 45(3): 197——218. |
1. | 黄麒瑾, 崔庆谷, 李丹宁. 日本M9.0地震后云南测震数据中通带外信号的解释.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9(04): 421-424 . DOI:10.14075/j.jgg.2019.04.017 |